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互动服务>访谈专栏>正文
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志文同志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信息来源: 365体育投注365bet 发布日期:2014-12-17 21:51:36 点击数:


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志文同志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问题:首先还是请徐厅长给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徐志文回答: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芦山地震发生以后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了专门的批示,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作为重大任务、生命工程来统筹部署和具体落实。地震发生以后,我们省国土资源厅迅速地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我们及时地进行了预判和评估,考虑到咱们地震灾区地处川西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这个地方又跨越三大河谷断裂地段,地质环境条件非常脆弱。在过去就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区域,我们也做了一些统计,有记录以来,在雅安这个地方,就曾经发生过突发性地质灾害600多次,造成人员伤亡近千人,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地震进一步加剧、恶化了我们的环境条件,所以我们评判,“420”地震以后,叠加“512”的影响,这个地方会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会对我们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按照职责要求,我们紧急响应,动态部署,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我们在第一时间里面启动了全省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在当天上午就组织了三个应急小分队以及三个航拍小组赶赴地震灾区,我们第一航拍小组上午11点在邛崃起飞,对地震灾区的宝盛、龙门等乡进行航拍,当天晚上就获取了地震之后的第一张航拍图,这张图对整个灾区房屋的倒塌、次生灾害发生的情况以及道路毁损中断的情况都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抗震救灾科学部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及时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这项工作我们是借鉴了“512”的成功经验,迅速组织了四川省内地勘单位,地矿局、煤田局等315名地质干部赶赴周边区县,迅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我们想通过排查工作,迅速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它的规模、危害,以及它今后发展的趋势,为我们抗震救灾提供了宝贵的具体的措施保障。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第二,我们及时开展了重点区段和关键部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地震以后,很多房屋倒塌,老百姓必须要撤离原来的房屋进行临时安置,安置点是否安全,关系到老百姓今后能不能不要再次受到二次灾害的危害,所以我们动态地为老百姓的临时安置点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发现有隐患的安置点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为一些在短时间内无法采取防范措施的,我们提出必须重新选址,科学安全地安置老百姓。二是大家很关注宝兴县城周边,地质灾害非常发育,地震以后,我们通过航空遥感图,在宝兴县城发现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65处,这些隐患点规模体量都非常大,危险性程度也非常高,因此为确保县城老百姓的安全,我们组织专业地勘单位的4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个县城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排查,及时划定危险区,确定危险区的范围,及时组织老百姓疏散和避让。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三是省道210线,大家都清楚,这是芦山通往宝兴的唯一一个通道,这也是个生命通道。在地震之后,在这一条道路上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这些隐患点的危险程度如何?如何进行防范?直接关系到我们生命通道的正常通行。因此我们组织地勘单位上山上坡,逐点逐段进行评估,对隐患的规模、分布、危害以及它今后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提出评估意见,按照省政府的职能分工,我们把相应的评估意见及时地提交交通运输部门和当地政府,按照我们提出的相关建议,及时地进行处置,确保生命大通道的正常运行。第三,我们又全力推进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地震不仅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同时也诱发了大量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如此大量的隐患点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工程措施来进行消除,因此发挥受威胁群众的积极性,通过群众参与,主动预防避让,来确保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排查发现了隐患点以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设置划定危险区,比如滑坡下来以后,影响的范围有多大,我们必须通过评估以后划定。划定之后,再及时的设立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第二件事是在排查过程中我们专门制定了一套表格,叫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这对地质灾害的规模、危害的范围、下一步可能发展趋势,我们都标识清楚,把这张卡交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心中明白,发生灾害的时候,能够主动地进行避让,出现险情的时候,能够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进行撤离,保障老百姓的安全。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第三件事是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所有排查的灾害隐患点向进行社会公示,通过我们的主流媒体,报纸、网络平台等,把这些隐患点发布出去,提高整个社会包括老百姓对地质灾害的警觉度。我们对所有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及时进行公示。在我们进行汇报的时候,很多领导讲这是四川省的一大创举,也是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除了划定危险区、发放两卡、进行公示以外,我们还落实了专职监测员,省政府专门拨出资金1.29亿元,通过政府提供公共岗位的方式,让老百姓主动地参与到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过程中。如果发生险情,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时通知周边老百姓进行撤离,我想这个工作对我们四川这样一个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省份而言,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事情。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第四,我们紧急启动了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刚才给各位网友介绍的宝兴县城周边,大大小小65处地质灾害,其中最大的一条沟,在地震以后沟里面堆积了大量的东西,我们派人员上到海拔两千多米以上高程的地方,发现这个泥石流沟的物源达到280万方,这沟穿宝兴县城而过,一边是新城区,一边是老城区。除了县城以外,还有很多崩塌、滑坡,包括泥石流,对老百姓的安全影响非常大,所以省委、省政府英明决策,要求我们立即启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采取应急治理的方式,及时在主汛期之前消除灾害隐患,确保城市老百姓的安全。按照省政府的安排,我们424号就紧急启动了宝兴县城周边的22个重大隐患点的勘查设计工作,我们调配了近400名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业设备,现在这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当中。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第五,加强了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和组织群众有序地实时避让。我们在地震以后及时启动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这项工作是一个常规的,每年都要开展的事情,今年考虑到地震以后的特殊情况,我们和省气象局联合攻关,建立一个气象信息实时传送的专项网络,我们由过去每天一次性发布变成动态的信息发布,把所有的气象预报信息可以实时传送到我们的预报室,再叠加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根据它的雨情和气象信息,实时进行预报。这种预报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精度、预报准确度,另一方面可以把我们动态部署工作的相关要求通过预警方式进行科学部署。按照实时动态的预报预警工作这么一个探索,在全国四川算是第一家。另外一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一天一调度,一日一安排的相关工作,这是省委、省政府在震后面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非常严峻的具体情况下,作出的一个重大部署和安排。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其中,我们做了几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加强了督导检查,我们厅里面组织了六个督导组,分赴到地震灾区周边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对市、县政府落实防灾责任、防灾措施、相关防范工作要求等进行督导检查。第二件事,我们也考虑到地震以后对我们一些建设工地整个影响比较大,加上建设工地又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果发生灾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事件,所以按照省政府安排,我们组织三个专项检查组深入到在建工程项目现场,逐点进行检查。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对144个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建设工地有没有预案,是否落实了监测人员,是否有演练,是否有防范措施。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通过这样督促建设工地把要求抓得实。第三件事是及时会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问题。这是咱们东明书记、魏宏省长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系统建立的一个远程会商系统,每天与21个市(州)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会商,另外有40多个重点县也建立了这种通道,每天对他们工作的开展情况、部署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及时通过会商的方式把它确定下来,针对不足及时提出下一步做好防范工作的相关要求。另外一方面,我们又及时启动了建设工地的宣传培训工作。我们组织了40多个人的专家队伍,深入到地震灾区,深入到建设工地,对老百姓、对建设工地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处置灾害的一些办法和措施,通过这样让老百姓、建设工地工人等参与到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问题:徐厅长,首先请您介绍下“4.20”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

徐志文回答:按照魏省长要求,要把防灾部署和要求落实到操作层面,落实到前沿一线。通过这样几项工作努力,虽然地震诱发了大量的灾害,同时经历了几次降雨过程,也产生了很多突发性的灾害,但是由于我们整个应急响应比较迅速,工作部署比较合理,相应的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城镇、农村、临时安置点还没有因地质灾害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所以我们觉得这项工作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还要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

问题:谢谢徐厅长,那请您再给我们分析一下我省震后地质灾害的一些特点。

徐志文回答:这个情况是这样的,地震以后,我们组织了排查工作,按照要求,我们省上初始阶段部署了36个县的排查,考虑到地震影响范围很大,加上周边地区,加上甘孜州、凉山州、阿坝州等地,地震影响放大效应非常强。因此我们向部里申请,部里专门派出100人的20个小分队,对周边其他12个县进行排查。地震之后,我们组织了51个县的排查工作。到目前为止,在这51个县里面,我们发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14319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200余处。这些灾害点我们每天都进行动态的收集、汇总和分析,我们感觉这些地质灾害有五方面的特点:一是防灾的严峻性特点,非常明显。这次地震震级比“512”低,地震持续时间比“512”短。两次地震叠加以后,很多坡体破碎、松散,因为震级相对低一点,时间短一些,很多灾害并没有下来。

问题:谢谢徐厅长,那请您再给我们分析一下我省震后地质灾害的一些特点。

徐志文回答:专家到现场看了以后总结了三句话:松而未滑,坡体已经很松散了,但是力没到那个程度,还没有下来;很多山体被震裂了,裂而未崩;第三是很多石头悬在上面没有掉下来,叫悬而未掉。后期防范难度非常大。发灾并不是当时就下来了,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余震的作用、降雨的影响,可能会陆续发生,防范的任务比较艰巨。二是地质灾害的隐蔽性非常强。它和其他地方有很大区别,大家知道雅安这个地区降雨条件非常好,降雨好、植被条件就非常好,所以很多灾害受植被隐藏,发现难度很大,一个是人上不去,上去以后植被覆盖看不到,加上现在很多灾害发生的特殊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很难把它探视。所以对这种隐蔽性很强的地质灾害,如何做好后期的防范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挑战。三是地质灾害危害范围不确定性很强。我们这次排查了一万多处,在芦山地震灾区21个县就排查了五千多处,这些地质灾害以高位崩塌和滑坡为主,高位的东西下来以后由于受整个坡体地形条件影响,下落的轨迹是变化的,所以下来以后,危险范围也很难确定。

问题:谢谢徐厅长,那请您再给我们分析一下我省震后地质灾害的一些特点。

徐志文回答:一个简单的例子,滑坡一般都在坡脚附近,范围很容易确定,确定之后划定危险区,撤离人员,及时进行警示,这样相对容易防范。但对于高位的崩塌防范难度非常高。四是地质灾害发生还有一些季发性特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这次地震除了诱发很多新的灾害以外,原有的很多隐患点在地震影响下,都发生了很大的破坏,也就是它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它的危险程度又进一步加剧。第二种情况,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很多地质灾害是高位崩塌,崩塌下来以后,一部分堆积在我们斜坡坡体上面,一部分堆积在相邻的沟道里面,在坡体上面本身不稳定,很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沟道里面的由于有了沟道条件,有汇水的条件,今后可能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灾害影响范围非常大,破坏程度非常大。所以你看2010年我们知道有一个“88”舟曲泥石流灾害,一次下来死亡人数达到了1700余人,像我们2010年的“813”、“814”,在清平、映秀、龙池都发生了群发性的泥石流灾害,破坏影响非常大。我们感受到这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季节性对今后如何防范地质灾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问题:谢谢徐厅长,那请您再给我们分析一下我省震后地质灾害的一些特点。

徐志文回答:五是诱发因素多样性。通过排查发现,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其诱发因素也具有多样性:一是地震及其余震,主要诱发的隐患包括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及地面塌陷等;二是降雨,灾区降雨丰富,在降雨作用下,哪些停留在斜坡中上部的松散堆积物因饱水产生滑坡,或者进入沟道形成泥石流灾害等。通过对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这些特点的分析,地质灾害特点第一个方面就是点多面广。我有三种数据:咱们全省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并且直接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4.14万处,这个数据占到全国15%以上;第二个数据,我们这次排查了51个县,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了1.4万多处,在我们21个县,就是现在地震重灾区的21个县,发现的隐患点达到5327处,所以点多面广,防范工作要求高,这是咱们地震以后一个最重要的特点。第二个方面,受地震影响新增的隐患点非常多。刚才给大家介绍了,我们这次除了原有灾害加剧了很多以外,也新发生了几千处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些隐患点必须通过后期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加以防范。

问题:谢谢徐厅长,那请您再给我们分析一下我省震后地质灾害的一些特点。

徐志文回答:第三个特点,刚才也介绍了一下,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很强。很多隐患点还没有发现到,实际上我们应该理解这个事情,明处的敌人是相对比较好防的,暗处的敌人躲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下来,下来以后它危害有多大,探视不了的情况下对我们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在这一块也面临巨大的压力。第四个方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全省查明的隐患有四万多处,地震灾区21个县就有5000多处,都必须在汛期之前要采取有效的监测预警、避让搬迁、综合治理、应急除险等方式加以消除。因为这些隐患点直接和我们灾后恢复重建以及过渡安置密切相关,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四川的特点七月份、八月份是主汛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易发时段,所以对我们防范地质灾害,老天现在给我们的时间是比较紧的,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强化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地质灾害。

问题:地震灾区宝兴县城及S210线一直是前阶段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国土资源系统在这些关键区域和地段开展了哪些工作?

徐志文回答:第二件事情,我们会同省气象局,在这个沟道里面不同的高程部位布设了实时北斗卫星传输的雨量监测系统,可以把这个沟道里面24小时不同时段的降雨情况随时掌握,大家刚才知道泥石流的形成,降雨是发动机,是诱发因素,降雨降到一定程度以后,比如一小时降雨达到了20毫米的时候,就必须启动紧急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受威胁的群众进行避让,也是确保老百姓比较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第三个方面,我们加强泥石流的风险管理,另外一方面对泥石流沟道里面的老百姓,对居住在沟口的老百姓,对行洪区的老百姓进行大量搬迁。在冷木沟里面就搬迁了38户一百多人,在沟口对影响泄洪通道的一些老百姓的住房全部进行了拆除,进行了另行安置。在较场沟也一样,对原来有一些临时建筑,全部进行了拆除,通过这样的方式,就避免突发险情以后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

问题:山洪和泥石流还是比较容易混淆,对于它们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也不是很清楚,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

徐志文回答: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们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讲,有时候都很难区别山洪和泥石流。因为从山洪和泥石流来讲,主要是按照所携带的物源的多少来确定山洪和泥石流界限。从我们技术角度来讲,比如说洪水夹带了松散的土也好、块石也好,如果容重超过1.3叫做泥石流,低于1.3叫做山洪。这个容重很难探视,因为发生之后,必须有人在现场看到了发生的状况,根据它的状况,我们在室内实验室里面进行配比,配到和你看的情况一样的时候,再来进行计算容重,确定是山洪还是泥石流,不管山洪也好、泥石流也好,都是一种自然灾害,对老百姓的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山洪实际上形成也是因为强降雨,汇聚之后形成山洪。

问题:山洪和泥石流还是比较容易混淆,对于它们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也不是很清楚,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

徐志文回答:对泥石流的形成也有三要素,第一你要有沟道条件,要有一个汇水的沟道;第二沟道里面有相应的物源,崩塌堆积体也好、滑坡堆积体也好,混在一起;第三个要有降雨,在降雨的激发下,松散物质混在一起形成泥石流。这两项工作实际上从国家的层面也好、省上层面也好,都高度重视。我记得2010年国务院专门就组织编制批准了一个山洪泥石流防治规划,在这里面,对防治山洪以及防治泥石流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有相关的工作部署和安排,这两项工作我们按照职责分工,会同水利部门共同推进。

问题:地质灾害预报等级划分的是如何确定的?什么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布?

徐志文回答:地质灾害的预报等级,在我们现阶段主要是采取气象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叠加因素来考虑。因为我们知道地质灾害发生很大的诱发因素就是降雨,而它发生的一个一个值就是地质条件。所以我们国内采取预警的模式就是两种因素的叠加来考虑,比如说我们现在从2003年开始启动实施的应该说在全国第一个实施的气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这个预报工作就是基于这种思路来考虑。在这次地震之前,按常规是每天下午430之前,气象部门会把未来24个小时的降雨情况,分区域的特点,将信息传递到我厅,我厅根据降雨分布情况和我们掌握的各个区域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情况进行叠加,来预报出未来24个小时哪些地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相应的级别我们现在是采取四级来预警:风险很高、风险高、风险较高、有一定风险。相关预警措施每天在430之前都通过我们国土资源厅会同气象局联合发布。

问题: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一些前兆信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百姓如何辨识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徐志文回答:实际上网友提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群测群防主要要做的一件事情。地质灾害发生以后,突发性非常强,有些发生的地点、发生的位置都很难判断。突发灾害以后,如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避免造成对自身的伤害,非常重要。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做宣传、搞培训,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包括在排查巡查过程中,请我们技术人员面对面的和一些群众进行交流、进行培训。我感觉有几方面的事情,第一,对咱们农村群众来讲,住房科学选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咱们四川是一个山区为主的省,在一些地方山区所在的比例超过了90%以上。受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所限,我们现在很多的老百姓和群众都居住在泥石流扇上,甚至陡崖、陡坡下面,这些地方往往都是地质灾害极易高发的地区。如果我们住在沟口,要了解这个沟口过去是否发生过泥石流,泥石流发生以后,它的规模有多大,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第二,如果存在这种现象和存在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避让,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第三,因为从地质灾害发生来看,实际上主要的诱发因素,还是降雨。

问题: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一些前兆信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百姓如何辨识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徐志文回答:地震因为它是一个不间断的东西,可能偶尔的五年十年或者几百年产生一次,四川的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区域性的强降雨、点上的暴雨非常多,降雨来之后,往往就会诱发很多大的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到了下雨的时候,特别是有了强降雨的时候,我们住在沟口附近的、陡坡、陡崖下面的群众,一定要去巡查,要看一看,房前屋后地表是否有开裂、是否有异样的响动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疏散;第二对陡崖的地方,隐患点威胁的区域,按省政府要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或者全覆盖的排查巡查工作,排查以后,每个点按要求编制了相应的防灾预案,这个预案里面对报警的方式、撤离路线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所以出现了这种极端天气甚至出现了险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照预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听到警报声要按照我们既定的撤离路线,有序的疏散撤离,不要按照自愿的方式逃,有时候往往造成一些新的伤害。所以地质灾害防范这一块,只要心里头意识上提高,按照既定的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有效组织实施撤离,能有效地避免损失。

问题:地震后部分山体裂缝出现扩展,这些隐性灾害治理难度比较大,随着雨季到来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降低这种危险?时间:10:39:12

徐志文回答:针对这个问题,这个网友反映的,可以说是在地震灾区,在地震以后,对山体影响的一些普遍现象,从我们前期的排查情况来看,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对于这种山体来说,可以说本身就是像刚才徐厅介绍的,处于松散的状态,特别在降雨的情况下,这种山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会成倍增加。对于它的预防,作为我们广大的群众来说,我觉得第一个,发现这种迹象的时候,千万不要进行居住或者安置选址,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特别在降雨期间,对这些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一定不要去随便进入。当然在降雨期间,对隐患点要采取一些加密的监测和巡查等等方式。对一些危害很大的隐患点,可能后期还要采取一些工程治理措施,通过专业单位的调查、勘查,来评判它的危害性和危险程度,在此基础上再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来消除。

问题:这位网友提这个意见非常的好。因为我们经历了“512”地震,再次遭受了“420”地震,如何防范地质灾害,避免二次受灾,确实非常重要。我想跟网友报道一个情况,“512”地震发生以后,我们的农房重建,

徐志文回答:基本都是地震摇动晃动所产生的破坏,所以这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只要坚持科学重建的思路,坚持三避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很好的预防地质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危害。对下一步农房的重建,包括城市重建,省委、省政府都做了专门部署和安排,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就要针对过渡性安置点、永久性的恢复重建区,动态性的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估工作,通过评估以后,对你的选址区域有没有地质灾害,有什么样的地质灾害,这样的地质灾害能不能通过工程方式有效得到处置,作出评估。评估两种结论,一种是有灾害,能够治,在治了以后消除了隐患,我们安全重建。一种有隐患,治理难度很大,投入也很大,或者时间很长,这样我们要重新科学选址,避让这些地质灾害。所以我们这项工作在下一步很快要启动,动态的服务于我们的灾后重建工作。

问题:这次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和基础设施损坏,地震过后,我们重建家园应如何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

徐志文回答:这位网友提这个意见非常的好。因为我们经历了“512”地震,再次遭受了“420”地震,如何防范地质灾害,避免二次受灾,确实非常重要。我想跟网友报道一个情况,“512”地震发生以后,我们的农房重建,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高度重视,在重建过程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科学选址、安全重建。在这里面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要三避,避洪水、避断裂、避地灾。避洪水就是你房屋重建的地方,一定要远离行洪通道,避免受到洪水和山洪的影响;避断裂,就是要尽可能避开有地震断裂通过的地方。第三个方面是避地灾,重建区域一定要远离地质灾害隐患点。或者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之后,再来进行科学的选址。这次“420”当天我们就到了地震灾区,感触非常深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个地方本身也是“512”的地震重灾区,很多农房都是“512”恢复重建的,在恢复重建过程中,都坚持了这三个原则,所以这一次“420”灾区,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由于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房屋毁损。

问题:地震灾区宝兴县城及S210线一直是前阶段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国土资源系统在这些关键区域和地段开展了哪些工作?

徐志文回答:宝兴县城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地方。这个县城在地震以前,也发生过很多地质灾害,包括我刚才讲的较场沟,“512”地震以后,这些灾害点地方政府都按照要求组织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420”地震以后,我们感受到这个区域地质灾害确实比较多,危险性也比较大,所以针对这个县城,我们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第一,开展全面的排查工作。我们派了几十个专业技术人员对宝兴县城周边逐点逐段不留间隙的进行排查,对每一个隐患点到目前为止它的情况、危险范围,我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初步的确定,在此基础上,我们提交了一个全县城范围内的一个评估报告,这个报告对隐患点分布的情况、危害的情况、危险程度以及下一步的防范建议都有交代。我们及时提交到当地市、县政府,这个成果提交的同时,考虑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业性还是比较强,所以我们派了专业技术单位和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逐点逐段进行核查核实,讲灾害点的分布地方,讲灾害点的威胁,讲如何进行防范。对这项工作市、县也高度重视,每个点在排查工作基础上,都确定了相应的监测人员,防范的责任人员,编制了防灾预案,并且实时进行动态演练。

问题:地震灾区宝兴县城及S210线一直是前阶段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国土资源系统在这些关键区域和地段开展了哪些工作?

徐志文回答:这项工作我们还要动态地开展,降雨又来临了,会不会有新的灾害发生,还要继续跟踪。第二,进行全面评估。排查了以后,要对它整个属性要进行一些评价,哪些是危险区,哪些应该是限制建设地区,我们通过评估的方式把它确定下来,受到灾害威胁,又无法短期治理的,就是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我们也提出一个概念,目前为止有隐患,隐患必须实施治理,在未治理之前,就不能建设,限制建设。另外一方面,地质灾害虽然很多,但是影响范围基本上可以确定,在确定的范围之外的地方,就是一个适宜建设的地方,所以我们对此通过评估以后,把相关的建议和下一步工作安排,都和地方政府谈到。第三,开展应急除险工作。刚才我看很多网友很关注这个事情,讲我们宝兴县城灾害点很多,规模很大,治理难度很高,这些地质灾害在汛期之前不得到有效控制,对老百姓的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省政府批准同意我们启动了县城周边的22个隐患点的勘查工作,同时对一些治理紧迫性比较高、危险程度比较大的几个隐患点实施应急治理工作,我们派了四大局,几百人在里面,加班加点地实施应急抢险工作。这就包括了网友关心的冷木沟、较场沟、沙湾沟、烈士陵园等等地方,我们都开展实施应急治理工作。

问题:地震灾区宝兴县城及S210线一直是前阶段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国土资源系统在这些关键区域和地段开展了哪些工作?

徐志文回答:这项工作在630号主汛期到来之前确保基本完成。第四,我们对整个宝兴县城加强了风险管理,网友担心的也是我们担心的,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很大,治理难度很高,如果不能有效治理,万一发生灾害以后,如何保证老百姓的安全就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现在在宝兴县城里面完成了几件事情:一个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常规的我们做了预案,发放了明白卡,让老百姓、群众知道这些隐患点。第二个事情,这次灾害发生以后,我们也感受到,往往一次灾害来临了,道路要中断,通讯要中断,两断之后,往往使你的防灾减灾工作决策指挥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次在绵竹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在宝兴县和宝兴县城周边建立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实时传输系统。什么概念呢,我们在宝兴县城周边建立了七个固定的基站,同时配备了十个流动的基站,地质灾害每个监测人员手里面,抗震指挥部每一个领导手里面都有一个对讲机,对讲机可以随时通知和掌握了解不同区域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和险情的情况,通过这种险情评判和评估,及时发布应急决策,撤离也好、避让也好这样的决策信息。

问题:地震灾区宝兴县城及S210线一直是前阶段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国土资源系统在这些关键区域和地段开展了哪些工作?

徐志文回答:现在咱们宝兴县有9个乡、镇,每个乡(镇)全部通,乡、镇之间可以互通,乡(镇)和我们指挥部之间可以通,群测群防员之间也可以互通,这样避免特殊的时段由于信息不畅通,决策指挥无法及时到位造成人员伤亡。另一件事情,针对冷木沟这条泥石流沟,是宝兴县城最大的一个灾害隐患点,虽然我们现在在采取应急治理措施,通过修复拦挡坝,加高排导槽,进行沟道整理,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但是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有些风险还完全不能得到根本消除,我们加强风险管理就非常重要。所以在这个方面做了几件事情。一件事情,我们还是要加强监测,对这项工作我们是叫部省联合,部门联动的方式来进行推进。国土资源部非常重视,专门支援了我们一套激光夜视的视频系统,我们安在沟道里面,城里面每天24小时就可以看到整个沟道的情况,有没有洪水,涨没涨水,有没有发生泥石流现象,在我们指挥室里面就可以监测到,万一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监测预警平台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组织人员撤离。

问题:地震灾区宝兴县城及S210线一直是前阶段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国土资源系统在这些关键区域和地段开展了哪些工作?

徐志文回答:另外一个方面,除了我们采取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方法以及工程措施以外,我们也加强整个应急管理工作,对周边老百姓,市、县多次组织应急演练,模拟泥石流发生的情况,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监测预警、预警后的通报、通报以后的决策,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避让等等工作进行全套实景的演练,组织了很多次。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我们宝兴县城,一个努力减少灾害的发生,第二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灾害的发生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问题:谢谢徐厅长,在灾区下一步防灾工作安排尤其是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有哪些打算请给大家说说。

徐志文回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要全时段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防范。应急抢险救援阶段,过渡安置阶段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都是一项重大任务,都是一项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们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现在正在加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在这个规划里面,我们有很多工作,今后要实施启动,并且加强开展,一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动态排查和动态评估,因为地质灾害发生最大特点就是,一场降雨下来以后可能要加剧,要新增很多新的隐患点,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动态的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控这些隐患点,及时落实相应的防灾责任、编制相应的防灾预案,确保老百姓知道灾害在什么地方,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避免人员伤亡。

问题:谢谢徐厅长,在灾区下一步防灾工作安排尤其是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有哪些打算请给大家说说。

徐志文回答:第二个方面,就是动态的评估,现在是过渡安置阶段,同时也很快进入到恢复重建阶段。刚才网友很关心的事情,恢复重建的时候,如何避免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所以我们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要对过渡性安置点,今后恢复重建的安置点,重要的交通干线、重要的城镇和乡镇,要在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来科学指导后期的防范工作。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加大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设计和治理工作。这次排查完以后,我们组织了很多专家进行了会商,我们对这些隐患点要分门别类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讲对危害程度比较大,我们要通过工程措施来消除隐患,但对危害程度不是很大,但危险性很高的我们要采取应急除险的方式进行消除,同时对规模很大,但是险情又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我们要采取避险搬迁的方式消除安全隐患。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正在统筹考虑,我们正在抓紧编制相应规划,通过规划实施,加快这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工作。

问题:谢谢徐厅长,在灾区下一步防灾工作安排尤其是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有哪些打算请给大家说说。

徐志文回答:第四个方面,还是要进一步的加强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作,我刚才强调,群测群防是现阶段防范地质灾害,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所以我们通过建设群测群防体系、网络和恢复重建工作,让老百姓认识到灾害,落实监测措施,采取有效的防范办法,减少灾害可能发生以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是这些方面的事儿。

问题:谢谢您,徐厅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徐厅长的耐心解答,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参与。对于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在访谈中回答的网友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进行整理,在本期访谈专栏中进行一一答复。

 

 
上一篇: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下一篇:
专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节地要有新思路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主办:365体育投注365bet 电话:2372054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北翎路3号 邮编:635000
Copyrigh@2009-2013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0205179号-1 技术维护: 达州市国土资源档案信息中心 "));

单位备案编号:5117000211188